众口皆碑的女区长
金 涛
——记农工党舟山市委副主委、原普陀区副区长陈松菊
·金涛·
1998年,在舟山民主党派中爆发出一条新闻:农工党舟山市委副主委陈松菊要去普陀区当副区长了。这在舟山县区政府中,以民主党派成员担任副区长的,陈松菊为第一人,开创了舟山民主党派成员任县区政府首脑官员的先例。但是,人们也不免有所担心:1979年,陈松菊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海岛气象业务和领导工作,但现今要去分管普陀区文教、计生、广电、卫生、体育、城管等这么大的一个摊子,又是一个民主党派成员,她能胜任吗?
六年后,当陈松菊已卸任副区长而就任市卫生局局长之际,笔者为写此文前去普陀采访。采访归来,我对陈松菊的敬意不禁油然而生。陈松菊以她出色的领导才能、开拓的创造思维,卓越的成就和廉正务实的工作作风,塑造了农工党员的良好形象,受到了普陀区干部和群众的交口赞誉,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勇挑重担 锐意创新
“陈副区长刚来的时候,我们也有些想法。但后来事实证明,她是我接触过的最好的分管领导之一。”当我与原普陀区卫生局局长、现任普陀区人大教科文委主任徐卫国交谈时,他对陈松菊作出了以上评价。
徐卫国说,普陀是舟山市属的一个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六年前的卫生设施较为落后,卫生体制改革举步维艰。陈副区长上任后,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全市率先推行卫生体制改革,实行职工聘用制和干部岗位竞聘制等,打破了大锅饭。这在六年后的今天,似乎没有什么,但在当时的舟山卫生界,却引起不小的震动。徐卫国说,这次改革是成功的,激发了广大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对普陀区的医卫工作是个有力的促进。同时,陈副区长任职六年中,敢作敢为,锐意进取,在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建设,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改善区乡卫生院基础设施等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富有成效,使之今日的普陀医卫工作在各个方面都名列全市前茅。
其实,陈副区长的改革和创新理念,不仅在医卫界,还贯穿在她分管的其它领域中,例如文化和旅游。虽说普陀区毗邻海天佛国普陀山,但在六年前,普陀区的旅游节庆活动几乎等于零。但在陈副区长和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集体策划和创意下,1999年在普陀朱家尖举行了由区政府和国家旅游局等单位主办的首届舟山国际沙雕节,打响了普陀区节庆旅游第一炮,并使朱家尖成为我国第一个沙雕之乡。至今,沙雕节已成功地连办六届,前五届的开幕式、文艺演出、接待外宾等工作,均由陈副区长负责。普陀区文体广播电视局局长刘建民说:“这个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但陈副区长作为一个女同志能安排得井井有序,调度得当,着实令人佩服。”
采访中,刘局长还谈了另外一件事。他说,普陀沈家门是全国闻名的第一大渔港,民俗文化底蕴深厚,但过去却没有被我们所重视。在一次会议上,陈副区长提出,抓文化一定要抓特色,抓拳头产品,抓文化与海洋民俗旅游相结合。正是在这种创意下,由陈副区长提议,普陀区从去年开始举办民俗民间文化大会,并邀请俄罗斯、韩国、蒙古、马来西亚等国艺人来加盟,影响遍及海内外。今年又举办第二届都很成功。刘局长说:“这些旅游节庆祝活动的成功创办,无疑,有陈副区长的一份功劳。”此外,在陈副区长分管的教育、体育、计生、城管等部门,六年来也都是日新月异,成就喜人。例如:现今耸立在东港开发区的普陀计生大楼、文化电视广播大楼、普陀体育馆等一幢幢大厦以及位于沈家门老街的普陀渔业博物馆等一大批文体、卫生、教育基础设施建筑,都是在陈副区长任期内建造起来的。同时,经过这六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使之原本经济在全省并不发达的普陀区教育列入全省强区,文化进入全省先进行列,群众体育为浙江十个全国先进县区之一等等。一项项桂冠接踵而来,其中凝聚着陈松菊的几多心血和辛劳。
廉正自律 执政为民
在陈松菊当副区长前,她已是舟山市气象局副局长,并且是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业务工作和参政议政方面多有建树。但毕竟局限于某个业务部门和某个方面,与一个在政府部门执政的副区长相比,情况大不一样了。在新的岗位上,如何运用人民授予的手中权力,对陈松菊来说,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陈副区长这方面做得很好。她清正廉明,严于律己,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普陀区计生委黄秀娟主任与笔者交谈时,一开口就说出这么一句充满激情的话。她说,陈副区长为人谦和、没有官架子,但对自己和属下要求很严。她不像有些领导出差时先要订下豪华的宾馆和餐厅,相反,陈副区长对吃住都很随便,没有任何刻意要求。有一次因公去北京出差,北京友谊宾馆老总邀请她去住宾馆,她婉言谢绝,并让给了其他同志。她说,只要有张床就行,没有必要摆阔气。虽说,她在普陀任期内,在她分管的部门建造了许多房子,可她从来没有为此向属下打过一次电话或写过一张条子,要求安排自己亲戚或承包工程,这在当前物欲横流的商品经济时代是十分难得和罕见的。据说,连她的秘书至今也不知道她家的地址。可见,要向陈副区长奉承拍马、行贿送礼——没门。相反,在非典时期,她坚守岗位几天几夜不回家,还身先士卒三、四次带头无偿献血,表现了一个人民公仆的崇高品德。
“在她的工作中还有个特点,事事处处为老百姓着想。”沈家门小学钱校长向笔者说了这么一件事:每天下午3:50左右,该校有1600多名小学生要集中在这个时段放学回家,若要学校派专车,要派多少车辆?若是让小学生放散羊似回家,又不安全。正是陈副区长急人民所急,为老百姓着想,亲自出面与公交公司多次协商,最后在校门口设立了公交专线,解决了该校的燃眉之急。
原卫生局局长徐卫国也向笔者说了一件事:在陈副区长上任之初,普陀区的村卫生室管理较为混乱。有的渔农村未经批准乱办医疗站,有的医生没有技术职称,不具备上岗资格。更有甚至乱提药价或使用假劣药品,坑害百姓,这可直接关系到千千万万渔农村的老百姓利益。而当陈副区长得知此事后,十分严肃地对徐局长说:“群众的事无小事,群众的事就是咱们的事,这件事要当头等大事来抓。”正是在陈副区长亲自过问下,普陀区卫生局推出了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办法,从而及时制止了混乱现象,使该区的村卫生室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老百姓闻之,拍手称快。
其实,在陈副区长任职期间,类似的事例还可列举若干。例如普陀区乡村卫生院危房拆迁改造工程提前完成,达到不把危房带入二十一世纪的目标。还有,抓基层渔村的生育观念转变以及沈家门老年舞蹈队整合等等,无不体现了陈副区长的亲民思想。
当笔者问及陈松菊任副区长的感受时,她说:“我本是个普通的农工党员,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海岛气象工作,并无当官欲望。但因工作需要,把我推上领导岗位,既然当了,就要尽我所能当好它,不论是工作业绩还是个人修养,决不比别人逊色,而应干得更好一些。”她又诚恳地说:“若我在普陀做出了一些成绩,那也是区委、区府以及基层部门领导和群众对我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的结果。我只不过做了职责范围之事罢了。”
由于陈松菊在普陀的出色表现,2004年初她又被调至市卫生局任局长。民主党派人员在舟山政府部门任正职,迄今为止,陈松菊又是第一人。至今,她在市卫生局已上任快一年了。在这一年中,她又大刀阔斧地推出八大改革。